经管院首页  |   招生咨询:0871-68314770

提升企业价值  成就财务梦想

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

当前位置:财会金融学院  >>  学生发展  >>  学院活动  >>  浏览文章

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

2025年09月05日    财会金融学院    0

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1 张

2025年7月24日,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“走乡村·促振兴”实践队走进云南通海县,与通海高台代表性传承人公孙馨老师面对面交流,聆听这项融合了雕塑、绘画、戏剧等多元艺术的传统技艺背后的故事。

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2 张

实践队首先来到通海县七街村高台传习馆,国家级传承人公孙馨老师早已等候在馆内。刚进门,大家就被正在搭建的高台骨架吸引,公孙馨老师向大家介绍,通海高台始于明代,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,以“高、险、奇、巧”闻名。每套高台由铁芯、支架、服饰、道具等组成,最高可达3米,用四脚大木架中插一根长而弯曲的粗铁杆,并在其上装点出山水、楼台亭阁、动物、花草,以及日月星辰、云雾波涛等场景,同时固定三至六名孩子,从而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。

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3 张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4 张

整个高台需要采用编扎、彩绘、刺绣、剪纸、裁缝、园艺、雕塑等多种艺术技艺,制作的原料有铁、竹、木、纸(土棉)、布、麻、绸、缎和野生的树皮、藤萝、苔藓、石花等。

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5 张

在高台传习馆的陈列架上,摆放着公孙馨老师不同时期的作品:馆内陈列的高台造型各异,公孙馨老师向实践队分别介绍了《十字坡》、《黛玉葬花》、《许仙借伞》等经典故事场景,采用编扎、彩绘、刺绣等多种技艺,制作原料丰富多样,体现了通海高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工艺。

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6 张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7 张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8 张

在与公孙馨老师交流中,实践队了解到了通海高台传承面临的挑战。目前,虽然有国家级、省级等不同层级的传承人,但传承队伍整体年龄偏大,年轻人参与度不高,导致传承人才断层;创作内容和表演形式相对传统,在现代文化冲击下,对年轻观众吸引力不足;同时,传承资金有限,限制了技艺研究、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。对于通海高台未来的发展,公孙馨老师表示,他们将进行内容与表演的创新,继续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台艺术,希望通海高台能够继续得到各级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的重视与支持。

暑期社会实践 | 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探访通海高台 第 9 张

此次非遗文化调研,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“通海高台”的独特价值。正如公孙师傅所说:"高台要站得稳,得知道哪里能落脚。"这句话启示我们,非遗文化的现代传承需要找准品牌定位,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。接下来,团队也将持续挖掘非遗文化艺术的核心,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品牌传播的融合路径,为这项古老艺术注入年轻化、市场化的活力,使其在新时代的文化消费市场中稳稳扎根。从品牌形象塑造、文创产品开发、数字化传播等维度,为通海非遗的品牌化建设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
版权所有 ©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财会金融学院    滇ICP备05007082号    

Copyright  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财会金融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