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暑气不减,青春探索的脚步不熄。2025年8月15日,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“水源区固废利用实践队”赴昆明市滇源街道办事处麦地冲村水源区开展“水源区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经济效益提升实践路径研究”的实地考察及实践调研。本次实践聚焦 “绿色循环经济与特色产业融合”,尤其探索农业固废转化有机肥滋养生态桑园、高端蚕丝出口创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为 “绿水青山”变现“金山银山”提供青年智慧。
图 1千亩有机桑树基地
图 2小分队在有机桑树基地调研
图 3小分队在烈日下走访学习
承担昆明市数百万居民饮水安全的松华坝水源区,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、枯枝落叶及畜禽粪便等二次固废。实践队深入调研麦地冲村资源化利用项目,系统追踪固废从收集、运输到转化为清洁颗粒燃料和无污染有机肥的全流程。项目核心突破在于:将有机肥精准用于生态桑园种植。桑田坚持“零农药、纯有机”标准,以固废转化的肥料培育高品质桑叶,从源头保障蚕桑产业绿色化。实践队员现场观察到,桑园绿意盎然,桑叶肥厚无虫斑,项目负责人强调:“有机肥不仅消除化学污染,更提升桑叶蛋白质含量,为优质蚕茧打下基础。”
图 4小分队认真观察比较有机桑树的品种
面对松华坝水源区每年产生的大量秸秆、枯枝及畜禽粪便,实践队深入麦地冲固废资源化项目,追踪固废转化为无污染有机肥的全流程。项目核心成果在于:有机肥专供生态桑园,全程禁用化学农药。桑农向队员展示厚实无虫斑的桑叶:“这些肥料让桑树抗病力增强,根本不需要打药!”更严格的是,每年北京有机认证专家团队亲赴桑田采样,检测土壤重金属残留及桑叶化学成分,确保“零化肥、纯有机”标准符合欧盟出口要求。
图 5小分队在桑蚕养殖基地参观学习
图 6观察蚕宝宝吐丝过程
图 7小分队进入工厂车间学习科学养蚕过程
在走访农户过程中,实践队发现绿色桑蚕产业正成为麦地冲经济新引擎。当地农户向队员展示光泽柔亮的蚕茧,自豪介绍:“这里的蚕丝因无化学残留、韧性强,已稳定出口至意大利高端纺织企业。” 这一成果得益于“固废循环-有机桑园-生态养蚕”的全链条模式。水源保护区严格的生态标准倒逼产业升级,有机桑园保障原料纯净,最终实现蚕丝附加值跃升。这一成就源于严苛的生态链条:水源保护区环境优势→有机肥培育纯净桑叶→优质蚕茧→高端生丝出口。农户坦言:“过去秸秆焚烧污染水源,如今变废为宝养桑树,蚕丝能卖出口价,收入翻了两番!”
从固废处理的智慧探索,到桑田蚕室的有机坚守;从北京专家的严谨认证,到亚平宁半岛的品质认可——这条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的双问奔赶之路,正由青年学子与乡村奋斗者共同铺就。当每一片桑叶承载生态承诺,每一缕蚕丝织就绿色未来,麦地冲的故事证明,宇护水源的使命与振头乡村的梦想,终将在青春的接力中,交织成可持续发展的独丽锦缎。
图 8小分队冒着烈日在桑树基地学习
版权所有 ©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财会金融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
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财会金融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