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7日,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“活力社区筑梦实践队”深入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曙光社区,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跟随金马街道杨委员、曙光社区魏书记的脚步,实践队员们开启了一场探索老旧小区治理和空间利用的“曙光模式”深度调研之旅。
实践队跟随魏书记的脚步,实地探访了社区治理的鲜活样本:一个个设在单元门口的“红色便民小屋”引人注目。社区将闲置门房改造成“曙光U家”、惠民美发室、红色维修站等15个服务点,提供低价或免费服务。
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座谈会上,魏书记与实践队深入交流。
了解治理初期的攻坚克难。她坦言,空间局促、环境脏乱、物业缺失曾是最大挑战,尤其停车管理混乱与物业费收缴难形成恶性循环。“当时全靠一群热心退休老人自发维护楼道卫生,”魏书记回忆道,“但随着屋顶漏水、水管破裂等问题日益严重,老人们也力不从心。”
转机来自居民共识的凝聚与党建创新。社区党委通过反复协商,在获得超过70%居民支持和政府资金支持下引入“红色物业”——成立物管会,组建“红色物业”联盟,推动党支部建在物业公司,形成“党建引领+红色物业+居民自治”的治理新格局。创建“1234+N”服务机制保障,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物业服务企业“双向奔赴”这一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,更赢得了国务院、中组部等各级部门的高度肯定。
此行让我们真切触摸到基层治理的脉搏,尤其是曙光社区在可利用空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充分盘活各类零散的空间,改造的便民服务小屋,建成的惠民食堂等等,都给社区空间活化利用提供了生动的案例示范。同时,曙光社区以党建凝聚合力,用‘红色引擎’驱动资源整合与民心凝聚,老旧小区焕发出共治共享的新活力,也为探索城市更新与社区善治提供了可复制的“曙光经验”。
版权所有 ©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财会金融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
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财会金融学院